很多人都同意中醫是治本,但認為速度太慢,不如西醫治療立竿見影消除癥狀,一般的小病小痛寧可看西醫。那中醫為什么會這么慢呢?
上面講了中醫關于疾病最基本的理論是陰陽失調。當病邪作用于人體時,人體的正氣必然奮起反抗,正邪相爭就會打破了人體陰陽的相對平衡,從而產生各種各樣的病理變化。
當人體正氣強盛的時候,邪氣來犯,只要我們給一點點的支持,正氣就能打敗病邪,比如最常見的風寒感冒,即使你不用什么藥物,只要好好休息,補充一點營養,幾天就能恢復過來。但是當人體比較疲勞或者同時有其他疾病的時候,正氣比較虛弱,病邪就能深入臟腑,在體內停留生長,這個時候就要先把正氣補上來,讓身體有能量與病邪對抗,到戰勝病邪,調整需要的時間就比較長了。
就好像我們的八年抗戰,為什么打這么長時間?因為當時中國國力空虛,只能延長戰線,慢慢儲備力量,提高作戰能力,最終才能取得全面勝利。但你能說前面7年的斗爭都是沒有用的嗎?調整的過程就如同打仗,不斷給身體補充能量,讓正氣與病邪抗爭,這是需要一個平衡的過程,從開始正氣的虛弱到強大到獲勝,是需要時間的。
西醫是可以很快消除癥狀,但是有否徹底消除病根,讓正氣恢復呢?以后還會否再反復發作?只殺外邪不補正氣,就如同從一個房間搬出去了一張椅子,這個房間就多出了一張椅子的空間,空氣馬上就會把這個空間填滿,人體也一樣,原來的病邪殺死了,如果正氣不能馬上提高占領原來病邪的空間,很快新的病邪又會趁虛而入,占領更大的地盤,疾病也越來越重了。
中醫是從補養正氣入手,讓臟腑機能強盛擊退病邪,全面收復失地,長久的勝利是否比一時的領先更重要?中醫調整是要從根本上消除人體內疾病形成的條件和環境,徹底恢復正常的身體機能。
正是因為病人急于求成的心理,現在中醫出現了分科的現象,這其實是中醫文化的一種退步,會制約中醫人才的培養和學術的發展。現在中醫西化的情況非常嚴重,大部分的中醫院和學術機構實際上是不中不西,說是中西醫結合,主要用的還是西醫的方法。為什么近幾十年中醫發展這么困難,許多有識之士已深深認識到其中的弊端。讓我們從自己做起,從普及中醫知識做起,繼承和發揚中醫文化,讓民族智慧能真正造福廣大黎民百姓。
對病理的研究,能讓醫者找到良方,而學習和傳播健康知識,則能讓我們得到長久的平安。愿天下人都能把健康幸福掌握在自己的手中!